翻译资源百分百[www.fy100.com] : HomePage Translation Info

HomePage 首页 :: Download 下载 :: Categories 分类 :: Index 索引 :: Changes 最近更新
首页 -- 翻译经验 -- 翻译经验 -- 略论西方现代文学文体学在小说翻译中的作用

略论西方现代文学文体学在小说翻译中的作用

Date:2009-3-24


[提要]西方现代文学文体学是20世纪初在 现代语言学的影响与渗透下逐渐形成的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地位的新的理论学科。本文借用文 学文 体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三个典型译例的分析,探讨这一新兴的边缘学科在小说翻译中的 意义和价值。

[主题词]文学文体学、小说语言、翻译形式

一西方现代文学文体 学采用语言学模式来研究文学作品,属于生命力 较强的交叉或边缘学科。 西方对文体的研究可谓渊远流长,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的修辞学研究,早在公元100年, 就出现了德米特里厄斯(Demetrius)的《论文体》这样集中探讨文体问题的论著。但在20世 纪之前,对文体的讨论一般不外乎主观印象式的评论,而且通常出现在修辞学研究、文学 研 究或语法分析之中,没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地位。20世纪初以来,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文 体学方逐渐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地位的交叉学科。50年代末以前,文体学的发展势头较为 弱小,而且主要是在欧洲大陆展开(在英美盛行的为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和 法国结构主义等均对文体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英美,随着新批评的逐渐衰落,越来越多 的学者意识到了语言学理论对文学研究的重要性。1958年在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召开了一个重 要的国际会议--“文体学研讨会”,这是文体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这次会议上, 雅克布森(R.Jakobson)宣称:“……倘若一位语言学家对语言的诗学功能不闻不问,或一位 文 学研究者对语言学问题不予关心,对语言学方法也一窍不通,他们就显然过时落伍了。”就 英美来说,这个研讨会标志着文体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的诞生;就西方来说,它标志着文体 学研究的全面展开并即将进入兴盛时期。60年代初以来,转换生成语法、功能语言学、社会 语言学、话语分析、言语行为理论等各种语言学研究的新成果被逐渐引入文体学,增加了文 体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就小说翻译批评和实践来说,文学文体学尤为值得重视(参见申,1 998a和1998b)。文学文体学特指以阐释文学文本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为目的的文体学派 。 文学文体学是连接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的桥梁,注重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对语言的选择来表达和 加强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这一文体学派将语言学仅仅视为帮助进行分析的工具,他们不限 于采用某种特定的语言学理论,而是根据分析的实际需要,选用一种或数种适用的语言学模 式或方法。文学文体学的阐释路子基本上同于传统批评,借助于阐释经验、直觉和洞察力。 但文学文体学家反对一味凭藉主观印象,主张对文本进行细读,要求言必有据。同时,他们 认为只有采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较好地掌握语言结构,较深入地理解语言的作用 ,对语言特征作出较为精确、系统的描写。这是他们与新批评或“细读”派最根本的区别之 一 。文学文体学对于小说翻译批评和实践的重要性可以从三方面来看。其一,通常的(非文 学性的)翻译理论不适用于文学语篇的翻译。六十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界吸取语言学理 论、信息理论、人类学、符号学、心理学等各领域的新成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总的来说 ,普通翻译研究一般停留在所指对等这个层面上,所以无法解释文学语篇所特有的问题。在 探讨诗歌翻译中的对等问题时,Robert de Beaugrande(1978:101)区分了两个不同的对等层 次:一为通常的A层次,该层次的问题属于语言系统之内或之间的问题,这些问题可通过 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来解决。另一为比较特殊的B层次,它包含使用诗学语言的特殊问题, 这些问题则需通过诗学研究和文学分析来解决(参见Broeck,1978;Prochazka,1964;Popo vic,1970;Brislin,1976;Holmes,1978;Bassnett-McGuire,1993)。通常的(非文学性) 的翻译研究 往往停留在A层次上,故难以解决B层次所特有的问题。其二,就文学翻译研究本身来说,往 往只注重诗歌翻译而不注重小说翻译,尤其不重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翻译所特有的问题。其 三,小说翻译中的很多问题只有通过文体分析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笔者认为,小说翻译中 的一个突出问题堪称为“假象等值”,即译文与原文所指相同但文学价值或文学意义不同。 在翻译诗歌时,译者通常会考虑语言形式的美学效果,但在翻译小说时,译者却往往将对等 建立在“可意译的物质内容”(paraphrasable material content)这一层次上(Bassnett-Mc Guire,1993)。在诗歌翻译中,倘若译者仅注重传递原诗的内容,而不注重传递原诗的美学 效果,人们不会将译文视为与原文等值。但在翻译小说,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时,人们往往 忽略语言形式本身的文学意义,将是否传递了同样的内容作为判断等值的标准。这样的“等 值”往往是假象等值,这在下面分析的例子中可看得很清楚。当然,在传统的小说翻译研 究中,批评家不仅关注所指相同这一层次,而且也关注译文的美学效果。但这种关注容易停 留在印象性的文字优雅这一层次上,不注重从语言形式与主题意义的关系入手来探讨问题, 而这种关系正是文学文体学所关注的焦点。我们不妨借用文体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三个 译例的分析,来看一看文学文体学对小说翻译批评与实践所具有的理论指导价值。二首先,让我们探讨一下《红楼梦》中一段的不同译法:原文:(……不想[黛玉]刚走进来,正听见湘云说“经济”一事,宝 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 些混帐话,要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 喜 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 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也可为你的知己,又何 必有“金玉”之论呢?既有“金玉”之论,也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宝钗?……(《 红楼梦》第32回)译文甲:This surprised and deligh ted Taiyu but also distressed and grieved her.She was delighted to know she had not misjudged him,for he had n ow proved just as understanding as she has always thought.Surprised that he had been so indiscreet as to acknowledge his preference for her openly .Distressed b ecause their mutual understanding ought to preclude all talk about gold matching jade,or she instead of Paochai should have the gold locket to match his jade amulet……(Trans.Hsienyi Yang and Gladys Yang,Vol.l:469-470)译文 乙:Mingled emotions of happiness,alarm,sorrow and regret assailed he r.Happiness:Because after all (she thought) I wasn't mistaken in my j udgement of you.I always thought of you as a true friend,and I was right.A larm:Because if you praise me so unreservedly in front of other people,you r warmth and affection are sure,sooner or later,to excite suspicion and be misun derstood.Regret:Because if you are my true friend,then I am yours an d the two of us a re a perfect match.But in that case why did there have to be all this talk of "t he gold and the jade"?Alternatively,if there had to be all this talk of gold an d jade,why weren't we the two to have them?Why did there have to be a Baochai w ith her golden locket?…(Trans.David Hawkes,Vol.2:131-132) 原文中 的“所喜者”、“所惊者”、“所叹者”为叙述者的评论,冒号后面出现的则是用自由直接 引语 表达的黛玉的内心想法。也就是说,有三个平行的由叙述者的话语向人物内心想法的突然转 换。这三个平行的突转在《红楼梦》这一语境中看起来较为自然,但直接译入英语则会显得 很不协调。也许是为了使译文能较好地被当代英文读者接受,译文甲通过叙述者来间接表 达黛玉的想法,这样译文显得言简意赅、平顺自然。从表面上看,译文与原文大致表达了同 样的内容,是等值的。但通过对译文进行细致的文体分析,则不难发现,这种等值只是表面 上的假象等值。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看这一问题:(一)将人物的想法客观化或事实化 在像《红楼梦》这样的传统第三人称小说中,故事外的叙述者较为客观可靠,而故事内的 人物则主观性较强。译文甲将黛玉的内心想法纳入客观叙述层之后,无意中将黛玉的想法在 一定的程度上事实化了:She was delighted to know [the fact that]she had not misjudged him,for he had now proved just as understanding as she has always thought.Suprised [at the fact ]that he had been so indiscreet as to acknowledge his preference for her openly.这样一来,叙述的焦点就从内心透视转为外部描述,黛玉也就 从想法 的产生者变成了事实的被动接受者。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文中,黛玉的想法与“喜”、“惊 ”、“叹”等情感活动密不可分,想法的开始标志着情感活动的开始;黛玉的复杂心情主要 是通过直接揭示她的想法来表达的。在译文甲中,由于原文中的内心想法以外在事实的面目 出现,因此成为先于情感活动而存在的因素,仅仅构成情感活动的外在原因,不再与情感活 动合为一体。不难看出,与原文中的内心想法相比,译文中的外在“事实”在表达黛玉的情 感方面起的作用较为间接,而且较为弱小。此外,将黛玉的内心想法纳入叙述层也不利于 反映黛玉特有的性格特征。原文中,黛玉对宝玉评价道:“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 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实际上,宝玉仅仅在史湘云说经济一事时,说了句,“林妹妹不说 这些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宝玉的话并无过于亲密之处,黛玉将之视为“ 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她极其循规蹈矩,对于言行得体极度重视 ;二是她性格的极度敏感和对宝玉的一片痴情,多少带有一点自作多情的成分。可以说,黛 玉对宝玉的评论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和感情色彩,这一不可靠的人物评论有助于直接生动地揭 示黛玉特有的性格特征。在译文甲中,“he had been so indiscreet as to…”成了由叙 述者叙述出来的客观事实,基本上失去了反映黛玉性格特征的作用。(二)人称上无可避免 的变化在原文中,“他”和“你”这两个人称代词所指为宝玉一人。开始时,黛玉以第三 人称“他”指称宝玉。随着内心活动的发展,黛玉改用第二人称“你”指称宝玉,情不自禁 地直接向不在场的宝玉倾吐衷肠,这显然缩短了两人之间的距离。黛玉接下去说:“既有‘ 金玉’之论,也该你我有之”,至此两人已被视为一体。这个从第三人称到第二人称的动态 变化发生在一个静态的语境之中,对于反映黛玉的性格有一定作用。黛玉十分敏感多疑,对 于宝玉的爱和理解总是感到疑虑,因此在得知“他”的理解和偏爱时,不禁感到又喜又惊。 可 黛玉多情,对宝玉已爱之至深,因此情不自禁地以“你”代“他”,合“你我”为一体。这 个在静态小语境中出现的动态代词变化,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象征着黛玉和宝玉之间的感 情发展过程,与情节发展暗暗呼应,对表达小说的主题意义有一定作用。从理论上说,无 论是在叙述层还是在人物话语层,均可以采用各种人称。但倘若人物话语通过叙述者表达出 来,第一、二人称就必然会转换成第三人称。因此,译文甲在将黛玉的想法纳入叙述层之后 ,就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再现原文中人称转换的机会,无法再现原文中通过人称变化所取得的 文体和主题价值。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译文乙虽然有机会保留原文中的人称转换,却没有 这么做,而是持续性地采用第二人称来指称宝玉。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译者忽略了 原文中人称转换的文体价值和主题意义。二是由于译者偏爱这种在心里与不在场者展开对话 的形式,这种形式具有很强的直接性、生动性和情感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文中,这 一偏离常规的形式正是在与前面符合常规的形式的对照下方取得了较为强烈的效果,而且这 一对照本身对于反映人物性格和表达主题意义不无作用。由于译文乙持续性地采用第二人称 来指称宝玉,原文中在人称上的对照被完全埋没。(三)在情态表达形式上的变化译文甲 在将黛玉的想法纳入叙述层之后,无法再现原文中由陈述句向疑问句的转换,这跟以上论及 的其它因素交互作用,大大地影响了对人物的主观性和感情色彩的再现。请比较:原文:你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也可为你的知己,既你我为知己,又何必 有“金玉”之论呢?既有“金玉”之论,也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宝钗?译文甲:…th ei r mutual understanding ought to preclude all talk about gold matching jade,or sh e instead of Paochai should have the gold locket to match his jade amulet.原文中黛玉的推理、发问体现出了她的疑惑不安。译文中直截了当的定论“th eir mutual understanding”则大大减弱了这种疑惑不安的心情。原文中的推理发问呈一种 向高潮发展的走向,译文甲的平铺直叙相比之下显得过于平淡。不难看出,译文甲采用的并 列陈述句式难以起到同样的反映人物心情和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总而言之,译文甲与原文 只是在表面上看起来基本等值,其实两者在文体功能上相去较远。译文乙相比之下较好地 保留了原文中人物想法的文体价值。为了使译文能较好地被译入语读者接受,译文乙也有意 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减少译文中由叙述话语向人物想法的突然转换所造成的不协调。首先,译 文乙采用了一个特殊的版面安排,将(用斜体标示的)叙述者的评论和(用“she thought”引 导的)黛玉的想法摆到两个不同的层次上,为两种话语之间的突然转换作了铺垫。为了进一 步减少不协调感,译文乙还在黛玉想法前面加上了“Because”这一连接词。从语境分析, 这个词实际上只能出自叙述者之口:Happiness(she was happy) because:after all(she thought)I wasn't mistaken…译文乙将“Be cause ”悄悄移入黛玉的话语,目的是让黛玉暗暗地与叙述者进行合作,以减少不协调感:Happiness(she was happy):Because after al l(she thought) I wasn't mistaken…我们甚至可以说译文乙暗暗地将第 三人称叙述转换成了第一人称叙述:Happiness(I was happy): Because after all I wasn't mistaken…不难看出 ,译文乙采用“Happiness”、“Alar m”、“Regret”等抽象名词,为减少三个平行突转造成的不协调感起了一定作用。诚然, 译文乙采用的这些措施也许走得太远,有不忠实于原文之嫌。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即译 文乙较好地保留了原文中三个平行突转所具有的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我们不妨再看看老 舍的《骆驼祥子》中一段的不同译法:原文:这么大的人,拉上 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厢是那么亮,垫 子是 那么白,喇 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1978:11) 译文甲:How could a man so tall,pulling such a gorgeous rickshaw,his own ricks haw too,with such gently rebounding springs and shafts that barely wavered,such a gleaming body,such a white cushion,such a sonorous horn,face himself if he did not run hard?How could he face his rickshaw?(Trans.James,1979:11)译文乙:(E very time he had to duck through a low streetgate or door,his heart would swel l with silent satisfaction at the knowledge that he was still growing.It tickled him to feel already an adult and yet still a child.)With his brawn and his b ea utiful rickshawsprings so flexible that the shafts seemed to vibrate;bright ch assis,clean,white cushion and loud hornhe owed it to them both to run really f ast.(This was not out of vanity but a sense of duty.For after six months this lo vable rickshaw of his seemed alive to what he was doing…)(Trans.Shi,1981: 18)原文中出现的是用“自由间接引语”表达出来的祥子的内心想法。“自由间 接引语”这一表达形式兼间接引语与直接引语之长,既能较好地与叙述流相融合(也用第三 人称和过去时),又能保留体现人物主体意识的语言成分(如疑问句)。就译文来说,甲版本 较好地保留了原文中的表达形式,乙版本却改用了叙述陈述这一表达形式。在译文乙中,标 示祥子内心想法的语言特征可谓荡然无存。从表面上看,译文乙与原文表达了大致相同的内 容,是等值的。但这种等值恐怕只能称之为“假象等值”。前文中提到,在第三人称叙述 中,故事外的叙述者和故事中的人物分别具有客观性/可靠性和主观性/不可靠性。原文中 的“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与译文乙中的“With his brawn and his beautiful r ickshaw”之间的对照,是充满情感的内心想法与冷静的叙述话语之间的对照,也是人物的 主观评价与叙述者的客观描述之间的对照。也许正因为这种由主观方式向客观方式的转换, 译文乙将原文中“车厢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这一串夸张强调的排比句 译成了冷静平淡的“bright chassis,clean,white cushion and loud horn”。译文乙的 客观化译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祥子这一人物的性格塑造。在小说中,人物的特定看法和 眼光常常通过其对事物的不可靠评价反映出来。祥子对自己的人力车有着极其特殊的感情。 他拼死拼活地干了至少三、四年方挣来了这辆车。可以说,这辆人力车是他的全部财产,也 是他未来的全部希望。他对这辆车爱之至深,可谓到了一种“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地步。不 难看出,原文采用的自由间接引语是表达祥子主观性评价的理想形式,它在与叙述话语自然 融为一体的情况下,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眼光和情感。实际上,在译文乙选择了叙述陈述这 一表达形式之后,很难表达出祥子眼光的主观性和不可靠性。倘若“车厢是那么亮,垫子是 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这一串夸张强调的排比句被译成“very bright chassis,extremel y clean,white cushion and very loud horn”,恐怕也会被译文读者误认为是被叙述者认 同的事实,反映出来的是叙述者和人物共同具有的客观眼光。译文乙的译者很可能意识到这 一连串“那么”的过于强调夸张,因此有意将其略去不译,以使译文更为客观可靠。令人感 到遗憾的是,译者显然未意识到原文中的主观性和不可靠性有助于体现人物特有的情感,对 于人物塑造有重要意义。在这里,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由间接引语所起的作用。倘若译 文乙未采用叙述陈述而是采用了自由间接引语这一表达形式(譬如中间插入了“he thought ”以标示人物的想法),即便保留现有的措辞,效果也会大不相同。且以“With his brawn and his beautiful rickshaw”为例,倘若它在自由间接引语中以祥子内心想法的面目出现 ,马上就会失去其客观性,因为自由间接引语的内容只不过是“一个不可靠的自我的断言或 假定”(Banfield,1983:218;Pascal,1977:50)。读者也许会在“With his brawn and his b eautiful rickshaw”这一不可靠的断言中觉察到人物的自信和洋洋自得,甚至虚荣心。在 原文和译文甲中,不仅表达形式为自由间接引语,而且词汇和句法也具有明显的人物主观性 特征,这样有利于塑造一个鲜明的人物自我,读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人物的自信和洋洋自得 。这些人物情感与小说的主题紧密关联。在这部小说中,祥子对自己力量的盲目自信与将他 的所有努力完全击败的残酷社会现实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小说的主题意义主要通过这一 悲剧性的对照体现出来。毋庸置疑,译文乙的客观化译法既不利于反映人物情感和塑造人物 性格,也不利于表达小说的悲剧性主题意义。在上文中,我们探讨了在汉译英中出现的问 题。现在我们不妨看看下面这例英译中的情况:原文:Mrs.Benne t was in fact too much overpowered to say a great deal while Sir William remaine d;but no sooner had he left them than her feelings found a rapid vent.In the firs t place,she persisted in disbelieving the whole of the matter;secondly,she was v ery sure that Mr.Collins had been taken in;thirdly,she trusted that they would n ever be happy together;and fourthly,that the match might be broken off.Two infer ences,however,were plainly deduced from the whole;one,that Elizabeth was the rea l cause of all the mischief,and the other,that she herself had been barbarously used by them all;and on these two points she principally dwelt during the rest o f the day.Nothing could console and nothing appease her.(Jane Austen,Pride and Prejudice,vol.1,chapter 23)译文甲:在威廉爵士没有告辞之前,贝纳太太竭力压 制自己的情绪,可是,当他走了后,她立即大发雷霆,起先,她坚说这消息完全是捏造的, 跟着她又说高林先生上了他们的当,她赌咒他们永远不会快乐,最后她又说他们的婚事必将 破裂无疑。她非常愤恼,一方面她责备伊丽莎白,另一方面她懊悔自己被人利用了。于是, 她整天絮絮不休地损骂,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她平静下来。(东流译,107-108) 译文乙 :班纳特太太在威廉爵士面前,实在气得说不出话;可是他一走,她那一肚子牢骚便马上发 泄出来。第一,她坚决不相信这回事;第二,她断定柯林斯先生受了骗;第三,她相信这一 对夫妇决不会幸福;第四,这门亲事可能会破裂。不过,她却从整个事件上简单地得出了两 个结论--一个是:这场笑话全都是伊丽莎白一手造成的;另一个是,她自己受尽了大家的 欺侮虐待;在那一整天里,她所谈的大都是这两点。随便怎么也安慰不了她,随便怎么也平 不了她的气。(王科一译,1957:153)在《傲慢与偏见》这一小说 中,因 为家产的关系,贝内特太太一心想要远房侄子柯林斯先生娶女儿伊丽莎白为妻,但伊丽莎白 却断然拒绝了柯林斯的求婚。柯林斯转而与夏洛特订了婚,贝内特太太则完全被蒙在鼓里。 因此,当威廉爵士登门通报女儿与柯林斯订婚的消息时,就出现了上面这一幕。在读这一段 时,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一种反讽的效果。这一效果主要来自于“in the first place” 、“secondly”、“thirdly”等顺序词所带来的表面上的逻辑性与实际上的逻辑混乱(“sh e persisted in disbelieving the whole of the matter”然而她却“was very sure tha t Mr.Collins had been taken in”)之间形成的强烈反差。从表达方式来说,这一段属于 总结性叙述,对于贝内特太太滔滔不绝的唠叨,叙述者仅进行了简要描述。这些制造逻辑性 假象的顺序词很有可能是叙述者在编辑总结贝内特太太的话时添加的。从表面上看,叙述者 是想将贝内特太太的话组织得更有条理。实际上,这些顺序词通过对照反差只是讽刺性地突 出了贝内特太太话语的自相矛盾之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所描述的是贝内特太太说出来 的话,叙述者却选用了“persisted in disbelieving”、“was very sure”等通常用于表 达内心想法的词语。叙述者还用了“dwell on”一词来描述贝内特太太的言语行为,而这个 词语也可指涉“老是想着”这一内心活动。此外,通常用于描述逻辑推理的“Two infere nces,however,were plainly deduced from the whole”也加深了“内心想法”这一印象。 我们知道,口头话语只能按前后顺序逐字表达出来,而不同的想法却可同时并存于头脑中; “第一”、第二”等顺序词通常指涉的也是同时存在的理由等因素。这些都使人觉得贝内特 太 太并不是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她的想法(这属于较为正常的情况),而是在“坚持不相信” 柯林斯与夏洛特订了婚的同时又“十分确信”柯与夏订了婚,这无疑令人感到十分荒唐可笑 。值得注意的是,原文中的“Two inferences,however,were plainly deduced from the w hole…”这一表达方式具有较强的学术味,它与推论本身的庸俗气形成了鲜明对照,使人更 感到贝内特太太俗不可耐,这是叙述者暗地嘲讽人物的绝妙手法。在译文甲中,“第一 ”、“第二”、“第三”、“第四”等顺序词被“起先”、“跟着”、“最后”等表示时间 的 状语替代。此外,“坚持不相信”、“十分确信”、“相信”等词语也分别被“坚说”、“ 又说”、“又说”等明确表达口头行为的词语替代。这样一来,表面上的逻辑性与实际上的 逻辑混乱之间形成的具有强烈反讽效果的鲜明对照就不复存在了;叙述者通过遣词造句制造 出来的贝内特太太同时具有相互矛盾的想法这一印象在译文中也荡然无存。此外,一句直 来直去的“她非常愤恼”取代了原文中的“她从整件事简明地推导出了两个结论”,将原文 中的学术外表与平庸内容之间的对比也冲得无影无踪。也就是说,这一译文中不存在表达方 式与所描述的内容之间的对照和张力。原文中这一对照的形成在于全知叙述者在叙事手法上 做了文章,含蓄地表达出自己对人物的嘲讽。在某种意义上,叙述者是在与读者暗暗地进行 交流,读者需要对表达形式和所表达的内容进行双重阐释,在两者的对照中领会作者的态度 和主题意义。我们在认真对比了原文和译文甲之后,也许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译文甲的表 达方式出自常人之手,而原文中的表达方式出自一位艺术大师之手;原文中的艺术性主要在 于其表达方式,而不在于所表达的内容。译文甲在保持原文的艺术性方面无疑是失败的。造 成这一失败的原因并不是语言不同所形成的障碍(这在译文乙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而是译者 未能很好地把握原文的艺术性所在。值得注意的是,小说翻译中最易被改动的成分之一是原 文中带有美学价值和主题意义但表面上不合逻辑的表达形式。这样的语言成分因与译者认识 、解释和表达事物的常规方式发生冲突而被改为更合乎常规逻辑的方式,从而造成对原文的 某种歪曲。就上面分析的前两例来说,虽然没有不合逻辑的成分,但原文中表达形式的突然 转换或遣词造句上的夸张强调也是造成译者误译的原因之一。小说翻译中的“假象等值” 有一个颇为发人深省的特点:译者的水平一般较高,在理解原文的内容上不存在任何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假象等值”,是因为译者均有意识地对原文进行改动或“改进”,以求使文 本或变得更合乎逻辑,或变得更流畅自然,或变得更客观可靠,如此等等。由于对原文中的 语言形式与主题意义的关系缺乏认识,这一“改进”的结果则是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文体价值 的缺损。要避免这样的假象等值,就需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细致的文体分析,以把握原文中语 言形式与主题意义的有机关联。因篇幅所限,在本文中我们仅举了三个例子来说明文体分 析对于小说翻译的重要性。笔者在《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英文版,1998重印)一书中, 通过大量的例证,系统讨论了文学文体分析对于小说翻译的作用。文体学分析的主要作用就 是使译者对小说中语言形式的美学功能更为敏感,促使译者使用功能等值的语言形式,避免 指称对等带来的文体损差。在小说翻译中,我们应更为注重形式与内容的不可分离性,注重 形式本身所蕴涵的意义。应该说,小说翻译中的很多问题能够通过文体分析得以有效地解决 。笔者希望小说翻译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更为注意文学文体学的作用,也希望更多的文体学家 参与小说翻译批评。

引用文献
Banfield,A.1982.Unspeakable Sentences.New York:Routledge.

BassnettMcGuire,S.(revised edition)1993.Translation Studies.London & New Yor k:Methuen.

Beaugrande,R.de.1978.Factors in a Theory of Poetic T r anslating.The Netherlands:Van Gorcum.

Brislin,R.W.ed.1976.Tr anslation: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New York:Gardener Press.

Broeck,R.van den.1978.“The Concept of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Theory:Some Crit ical Reflections”in J.S.Holmes et al.pp.29-47.H o

lmes,J.S.,J.Lambert & R.van den Broeck,eds.1978.Literature and Translat ion.Leuven:acco.

Jakobson,R.1960.“Closing Statement:Linguistic s and P oetics,”in T.A.Sebeok,ed.Style in Language.Cambridge,Mass.:MIT Press.

James,Jean M.,trans.1979.Rickshaw by Lao She.Honolulu:Univ.of Haw aii Press.

Jane,Austen.1983(Reprinted).Pride and Prejudice.Ox ford:Oxford Univ.Press.

Pascal,R.1977.The Dual Voice.Manchest er :Manchester Univ.Press.

Popovic,A.1970.“The Concept‘Shift of E xpression’in Translation Analysis,”in J.S.Holmes,ed.The Nature of Translatio n.The Hague:Slovak Academy of Science,pp.78-87.

Prochazka,V.(re prin ted)196 4.“Notes on Translating Technique,”in P.L.Garvin,ed.& trans.A Prague School Reader on Esthetics,Literary Structure and Style.Washington D.C:Georgetown Uni v.Press,pp93-112.

Shi Xiaoqing,trans.1981.Camel Xiangzi by La o She.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

曹雪芹,1979(重印),《红楼 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东流译,简·奥斯丁著,《傲慢与偏见》 。 台北大东出版社。

老舍,1978(重印),《骆驼祥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申丹,1998a(重印),《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英文版)。北京大 学出版社。

申丹,1998b,《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 社。

王科一译,1957,简·奥斯丁著,《傲慢与偏见》。上海新文艺出版 社。

原载 外语与翻译1998年第4期(总第19 期)

(申丹: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8.081561E-02请声明出处3正3方3翻3译3网.3637965
 
[ HomePage | Download | Categories | About Us | 镇江翻译网 ]

欢迎访问
Copyright@2008-2009 fy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48654号
ZJFANYI INDEX AUTOMATIC GENERATING SYSTEM 0.1 :: Template form Ctex.org :: Powered by Cheney, 2009
Page was generated in 0.0669 seconds